「寻根故事」我的家书,从故园飞到彼岸——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江门营的家书故事

洪门通讯社
洪门通讯社
管理员
1164
文章
0
粉丝
爱国文化评论1,444字数 1296阅读4分19秒阅读模式

洪门通讯社讯:今年8月,由江门市侨务局、江门市侨联主办,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,江门市关工委协办的2025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(风韵南粤广东江门营)圆满落下帷幕。来自美国、荷兰、委内瑞拉的华裔青少年们齐聚“中国侨都”江门,开启为期10天的文化寻根与侨乡探索之旅。在这场充满文化魅力与温情的活动中,一系列以明信片和书信为桥梁的特色活动,成为连接营员、家庭与侨乡文化的温暖纽带,留下了无数动人瞬间。

「寻根故事」我的家书,从故园飞到彼岸——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江门营的家书故事-图片1

图为委内瑞拉华裔营员寄给家人的明信片

「寻根故事」我的家书,从故园飞到彼岸——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江门营的家书故事

图为荷兰华裔营员李星琅写给爸爸的家书

「寻根故事」我的家书,从故园飞到彼岸——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江门营的家书故事-图片2

图为华裔营员李星瑀写给爸爸的家书

「寻根故事」我的家书,从故园飞到彼岸——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江门营的家书故事

图为美国营员寄给亲人的明信片

初到侨乡:给爸爸妈妈写一张“平安信”

活动开营之际,“平安信使·侨都之约”投递行动在众人的期待中温馨开启。营员们手持精心挑选或亲手绘制的明信片,这些小小的卡片承载着他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。他们将初到侨乡江门的平安喜讯、内心的兴奋与期待,通过笔尖倾注于纸上。一笔一划,皆是真情流露;一字一句,尽显思念之情。随后,这些满载深情的明信片被寄往五湖四海,让远方的亲人第一时间知晓孩子的平安,缓解了他们的担忧与牵挂。

结营时刻写封家书谈收获

时光飞逝,转眼间到了结营时刻。“我的家书”投递活动在营员们的不舍中温暖举行。营员们静下心来,沉浸在回忆与感悟之中,认真书写着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。他们在信中详细汇报在夏令营期间的点点滴滴,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奇体验,到参与非遗活动的深刻感悟;从与各国小伙伴携手合作的欢乐时光,到在侨乡大地上的成长与蜕变。每一封信都是他们心灵的倾诉,每一句话都是他们收获的见证。

教育专家:一封家书意义重大

这一系列特色活动,看似平常,却在营员、家庭与侨乡文化间织就了一张紧密且富有意义的网。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李倩敏认为:在情感联结方面,开营时营员发出的明信片为亲人送去了平安讯息,让牵挂的心有了着落;结营时营员的家书则让亲人深入了解孩子在夏令营的成长历程,感受到孩子的独立与进步;这种双向的情感沟通,如同温暖的溪流,滋润着每一个家庭的心田,极大地增强了营员与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,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。

另外,李倩敏老师高度评价夏令营的“家书活动”在文化传承领域,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书信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。营员们通过参与明信片和书信的书写活动,亲身体验了书信文化的独特魅力,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温度。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。同时,明信片上可能印有的侨乡特色风景、文化元素,以及家书中对夏令营中侨乡文化体验的生动描述,都成为了传播侨乡文化的生动窗口,让更多人了解侨乡的独特魅力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堪称是一举多得好处多多。

海外华裔:家书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

2025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(风韵南粤广东江门营)通过开展“平安信使·侨都之约”和“我的家书”等特色品牌行动,以信为媒,以情为线,成功在营员、家庭与侨乡文化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坚固而温暖的桥梁。来自美国、荷兰、委内瑞拉的华裔青少年们在接受采访时候纷纷表示:“家书活动”这座桥梁不仅传递了亲情与关爱,更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海外华裔青少年在寻根之旅中,深刻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,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,夏令营写下的家书和明信片成为他们最美好、最珍贵的故园回忆。

(江门市侨媒中心:黄柏军、李倩敏/摄影报道)

世界洪门组织全球传播部新闻司洪门通讯社洪门新闻网发布
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号已复制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 
洪门通讯社
  • 本文由 洪门通讯社 发表于2025-08-20 17:14:30
  •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news.hongmen.tv/news/2025/08/20/1842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