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洪门组织与共济会 ​

洪门通讯社
洪门通讯社
管理员
1230
文章
0
粉丝
洪门文化评论970字数 1017阅读3分23秒阅读模式

早期海外洪门组织受共济会思想的影响,也有称为“共济会”、“美生会”,意即“追求美好人生”,会员之间以“兄弟”互称,其口号就是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。其他的中文称谓还有同济会、规矩会、梅森会等。

海外洪门组织尽管采用了共济会的标志及英文名,但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渊源和隶属关系。

“共济会”并非宗教,在成立的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,对人会申请者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是什么宗教背景并没有要求,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、没有残疾的成年男子加人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(可以是犹太教徒、基督教徒、印度教徒等),相信存在着一位神。共济会后来成为一种泛称,衍生出不同体系、不同风格的共济会。不同的共济会在组织上都彼此独立的,没有统一管辖的机构,甚至彼此之间还有分歧。

澳洲洪门致公堂前身的义兴会命名为“华人共济会”,虽然没有使用澳大利亚共济会的任何仪式,但受其影响,在培养“兄弟情谊”方面是极为相似的。这不仅容易获得澳大利要华人社会的支持,而且容易被澳大利亚公众理解,有利于华人共济会与澳大利亚社会走向融合。

海外洪门组织与共济会在思想传统、仪式和标志上都有很大的差异。

在思想传统上,洪门会员供奉的是五祖、关公,仍然普遍呈现出反清思想。他们在维护自身生存利益的同时,始终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,并自觉参与了一系列社会政治活动,如拥护孙中山推翻清王朝与建立民国的革命纲领、支持广东军政府发动北伐战争等,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。

海外洪门组织与共济会 ​-图片1

洪门早期标志

在仪式上,洪门组织从创立之初,便制定了一套暗语和手势来进行敌我识别。海外洪门组织承接了很多规章制度,各个分支机构在异地相遇是需要一套专门的办法。洪门子弟出门一般先对手势,比如递物用两个手指头,接物用三个手指头。暗语对上了就是自家兄弟,必须接待食宿。洪门还会有一套规章制度管理,称为“门规”。五房都各有门规,大同小异,海外洪门组织均遵照门规行事。除了门规,洪门组织还有一本被称为《家谱秘籍》或“信物”的东西,记载了洪门创立的历史源流。

海外洪门组织与共济会 ​-图片2

共济会上早期标志

在标志上,海外洪门组织为了生存,在注册时“借用”共济会的标志,即曲尺加圆规,也以此来规定洪门会员的行为和道德规范。洪门组织标志中间的“G”字母是“GOD(上帝)”一词的缩写,是后来再加上去的。据美国民间团体义兴会出版的《洪门辞典》中,对“G”字有如下的解释: 19世纪90年代,在美国的中国侨民团体致公堂,致公堂往往受到白人团体的欺压和不平等的待遇。对此,白人团体义兴会的领导人对致公堂的遭遇深表同情,故鼓励略懂英语的洪门人士参加白人的义兴会。鉴于义兴会、致公堂同属民间的群众团体,其组织和宗旨大同小异,为表示亲善和友好,义兴会的领导决定将其徽章中的G字赠予致公堂。不过,这个“G”字应也是“GONG(公)”的拼音首字母,暗藏“致公”的含意。

世界洪门组织全球传播部新闻司洪门通讯社洪门新闻网发布
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号已复制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 
洪门通讯社
  • 本文由 洪门通讯社 发表于2025-09-14 15:50:52
  •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news.hongmen.tv/news/2025/09/14/1870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