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十三年,蔡德忠、方大洪、胡德帝、马超兴、李式开等少林“五祖”在红花亭起义失败后,商议分散各地、各自发展,成立五个祖堂扩充与保留抗清的实力,并且留下一首诗,作为未来兄弟相认的暗语:“五人分开一首诗、身上洪英无人知、此事传与众兄弟、后来相会团圆时”。自此五祖分开到各地建立五个祖堂,称为“五房”。
长房:【彪]字旗,称一九梯,旗黑色,记前祖蔡德忠,在福建、甘肃一代发展,为“江彪”字号。台湾的洪门也属于这支,名青莲堂、凤凰郡,又称“天地会”。留诗正是:“福建乌旗第一枝,甘肃起义始开基,彪字金兰传四海,一九江山谁敢欺。”
二房:【]字旗,称十二梯,旗红色,记前祖方大洪,在广东、广西发展,为“洪畴”字号,名洪顺堂、金兰郡,又称为“三合会”,在两广一带势力极大。留诗正是:“广东红旗第二枝,高溪分开两胡时,寿字根基成四九,四九变化自相依。”
三房:【恰]字旗,称九梯,旗赤色,记前祖胡德帝,在四川、云南发展,为“泊蛤”字号,名家后堂、莲章郡,又称为“袍哥”。留诗正是:“云南赤旗第三枝,四川起义灭胡儿,合成洪字为暗记,君臣自有太平时。”
四房:【脷]字旗,称二九梯,旗白色,记前祖马超兴,在湖南、湖北发展,为“淇脷”字号,名参太堂、锦厢郡,又称为“哥老会”。留诗正是:“湖广白旗第四枝,江南贵州共此旗,和字结拜来起义,恢复江山主登基。”
五房:【胴]字旗,称四七梯,旗绿色,记前祖李式开,在浙江一带发展,为“漆胴”字号,名宏化堂、德兴郡,又称为“小刀会”。留诗正是:“浙江绿旗第五枝,山东兄弟暗扶持,同祭此旗来起义,复转明朝团圆时。”
由于洪门昆仲是不限任何宗教、党派、地位、地域,只要符合具有忠义精神的规定都可加入,因此洪门扩及的层面相当广泛,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贩夫走卒,都可能是洪门昆仲。因此,除了五祖当时为了彼此相认时所传下的一首诗以外,五个祖堂各自都发展出独特的秘密手势、暗语,借此作为昆仲之间相认的标志。
洪门传到海外后,五房分支在海外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。从分布情况看,以长房和二房最为活跃,三、四、五房在海外除菲律宾外其他国家地区未见明显活动。长房“青莲堂”会众以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为落脚地。二房“洪顺堂”会众则以东南亚为避难之所,有一部分更远走澳洲、非洲及北美洲。
二房“洪顺堂”在北美洲的旧金山、加拿大立脚后,随即发展到古巴、巴拿马、墨西哥等地。期间为避开保皇党的耳目,易名为“致公堂”。后来如东南亚的菲律宾、澳洲、欧洲的英国、南美洲的秘鲁、牙买加、北美洲的檀香山、大溪地等洪门组织都以“致公堂”为名。1946年,虽然有部份致公堂改名为“民治党”,但其根基还是二房“洪顺堂”。
海外洪门大房和二房在组织结构上虽有不同,但宗旨基本一致。在传统洪门中,有一套严密的制度,无论分堂、山头、公司、公所、公会,皆为总堂部属,凡事听命于总堂。堂内分内外两堂。外堂由总理领导,主理对外一切事务,内堂由盟长领导,负有鉴堂及护堂之责。
菲律宾是目前海外洪门“五房”齐全的国家。五房各有堂号,统领下属各分支部。除二房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(即“洪顺堂”)外,其他四房虽然没有沿用传统堂号,但其组织结构制度,循传统方式行事。如:长房的凤凰三点头、挂腰牌的礼仪现今各堂口还在使用。又如,新成员加入时,必须经过加入开堂第一封、先锋带洪丁过乾坤圈、滴血、饮红酒、饮三河水、食五色果、过二板桥、斩香、教子、拜忠义堂(已札职的拜五祖)、汇香、宣誓就职、向先生(盟长)敬酒等环节。
目前,海外洪门组织的堂内都设有忠义堂、五祖像和红花亭等。堂口入门设祭拜关公,崇尚关公“忠、义、信、智、仁、勇”。海外洪门坚持“义气团结、忠诚救国、义侠除奸”三大信条,提倡“民治、民有、民享”三大主张,弘扬“民族精神、民主精神、现代精神、大众精神”四大精神。这三大信条、三大主张、四大精神,以及严格遵守洪门的十禁、二十例等堂内的规章制度在海外得到不断发展。
世界洪门组织全球传播部新闻司洪门通讯社洪门新闻网发布